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一所学校全是女学霸,在里面读书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2017-03-05 Christine 爱心家庭成长服务社

多云,18~22℃; 1港币=0.8883人民币

即使是内地的家长,应该都会听说香港“传统名校”这几个字眼在香港,这样的名校有22所,均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教会创立,历史悠久,各具特色。这些名校要么是男校,要么是女校,极少有男女混读学校。下面小编要带大家认识的是一间全是女学霸的学校——拔萃女书院。


香港拔萃女书院简介

拔萃女书院,,英文Diocesan Girls’ School(DGS),香港人简称为“女拔”,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圣公会女校之一,位于九龙佐敦道1号。DGS从成立至今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始终坚持英文教学,并长期被政府列为资助院校之一。学校提供从小学到高中不同程度的课程学习(小学部另称拔萃女小学),是香港基础教育界声名显著的优质学府。



女拔校徽,校训“励志扬善”


都有谁毕业于香港如此声名显赫的“传统名校”——拔萃女书院?


李嘉诚红颜知己周凯旋

富豪郭炳湘太太李天颖

歌手莫文蔚

前香港政府高官郑汝桦

赌王女儿何超凤

香港“寸嘴作家”王迪诗

香港电影金像奖编剧岸西

2015年港姐麦明诗

......


那么,这所女拔到底厉害在哪儿?可以说,它从学术、课外活动到校友圈,均属香港中学顶尖水平:


    成绩:以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科学的教育)和全人塑造闻名,在香港中学排名中长期位列前三甲95%学生每年中学会考英文科拿A;而女拔学生也是中学文凭试(DSE,相当于香港的高考)状元的常客;

    体育:游泳队连续28年夺得港九区校际比赛冠军;田径队则是五连霸;

    音乐:与男拔合唱团合作,15年夺得世界合唱比赛混声冠军;

    毕业:或学业优秀,或多才多艺,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毕业后透过A LEVEL考试直接进入牛津、剑桥、伦敦政经深造,而几乎所有毕业生都能在会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取香港本地名校,升学率接近100%。

    校友:遍及商界、法律、政府、教育和演艺圈。(上面已经介绍)


校友莫文蔚2010年压轴女拔150周年庆典

拔萃分男女两家学校:拔萃男书院和拔萃女书院。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女拔的校舍显得相当豪气,有两个演奏厅、25米游泳池、田径场、网球场等设施。


九龙闹市中的校舍

升学tips:2005年,女拔从政府津贴学校变为直资学校。2016-17年学费为港币3.8万。进入女拔最好的路径是挤进其一条龙的拔萃女小学。该小学每年平均有2000多名申请者,入学名额仅100多个,学生多半来自中产或者以上的家庭。


知乎上有一名女拔在校生,详细分享了她的读书体验。非常感谢所写下的女拔点滴,在此仅用于分享,让我们有机会一起感受一段原汁原味的女拔体验。

◆  ◆  ◆  ◆  ◆  

女学霸们的学习及生活


和大部分名校一样,我们学校有宗教背景。由于是基督教学校,每天上课前第一件事就是morning assembly(早会),即老师上台分享圣经片段和他们的有关经历,也是我们的补眠时间。基本上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就在下面睡,因为实在太困了。Auditorium(演奏厅)的椅子也太舒服了,不睡都对不起学校的好椅子,放一张图:


这戏院级的享受不睡都不行啊!


学校采用香港的DSE制度,就是香港高考。我们是英文学校,除了中文和中国历史,所有科目都采用英文授课。和香港许多band 1,挂着英文学校的牌,但由于学生英文不好所以变成中文授课,英文教材的学校不同,老师上课都要讲英文,连我们去教员室找老师也要用英文沟通(所以导致我这种英文好中文差的情况出现)。

香港教育局将所有准备升中学的学生分为三个派位组别,即Band1、Band2、Band 3。中学按收取某组别的学生的比例,被统称为该Banding的学校。比如,某中学有100个名额,如果超过七成、八成属Band 1学生,就称为“主要取录Band1的学校”。

学校的美籍、加籍英籍澳籍华人特别多,混血儿也不少。我们年级就有一个纯印度人一个苏格兰中国混血一个中澳混血和一个日蒙混血,太多了数不完。内地的学生也有五六个。


大家有时候沟通是说英文的,因为常有同学听不懂中文俚语的情况发生。中英夹杂的对话比较常见。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我们学校部分毕业生英文程度也能和国际学校的学生媲美,就当是平价国际学校了。


应该讲讲的是我们的accent。我们日常说英文都是带点美国口音的,但上台发言什么的就全部换成英音了,拼写也是用英式,我们老师说“Americans don't know how to spell. Use English”。 学校十分重视英文教育和两文三语发展,校规规定同学之间聊天一定要用英文或普通话(不过没人遵守,老师也没有执行)。我们的普通话没有普遍的香港口音,卷舌音鼻音还是分的蛮清楚的(我现在就在用拼音打字)。


总之都不睡觉就是了


同学间的学业竞争比较大。大家至少报了一个补习班,我见过夸张的有星期一到五都有补习。有个妹子和我说,她修了八科,其中七科都在补习,基本上是朝八晚八的生活,回家还要复习做卷子,我都为她觉得累。不过累归累,每天晚上想打瞌睡的时候都会有“大家都没睡呢我怎么能睡的感觉”,要不然就八点睡了,十二点爬起来学习到六点就换衣服上学。


评论有人说朝八晚八不辛苦,可是晚八指的是下课时间,学校三点四十放学补习补到晚上八点。回家还会继续复习或者做补习社派的练习,或者准备club或者team的活动,比如写debate script或者打bridge,真正能睡觉的时候应该是凌晨一点了。然后第二天早上六点、七点就要起床上学(看你住多远)。


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的大有人在,导致了第二早assembly集体补眠的情况。校长老师看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你别睡太歪基本没人理你。我们学校一直有升一级睡少一小时的说法,我中四开学到现在只要星期一到五没有睡满过六小时。


总之大家都不睡觉就是了,觉得花时间。


女拔课程编排,来自学校2015-16概览


没有男神,但老师深藏不露


学校基本上是没有未婚、长得帅的年轻男老师。跟据同学猜测,我们是个看脸的学校,太帅的一律拒绝,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但我们老师的特色是几乎没人是教师系毕业的,都是读别的系然后再考教师文凭的,而且全都深藏不露。


举个例子,我的英文老师兼BAFS( Business, Acoount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老师是U Penn(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的Wharton Business School 毕业,做了八年投行,再考教育文凭来教书的。他还是我们的Careers Master, 升学咨询写推荐信都是他。我有两个数学老师都是工程师,还有个英文老师是合资格的营养师,通识老师是念法律系的。


不清楚内地的学校是否一样,但在香港这种情况不常见。


许多老师同时也是师姐,都是毕业后回来报答母校的。她们会和我们说一下学校以前的事,比如今年的港姐麦明诗的同学是我的老师,她就会满足一下我们对港姐的好奇心,和我们讲以前她们上学的事。


没有歧视内地人的风气


同学中父母是高官、明星或企业家的大有人在。我的同学中有腰缠万贯的,也有普通中产。我的后座16岁生日在中环文华东方酒店开了个party, 请了十个人,我估计大慨花了一万多港币。这在中国大陆应该不少见,应该有比这更烧钱的,但在香港的中上层社会中这已经很奢华了,毕竟大家也不是李嘉诚。


我们级的官二代、富二代不太炫富。有个妹子父母都在港府当高官,但她买的衣服都不超过1000块的。一般她穿几十块一百块的Forever 21, Cotton on这些平价外国牌子,或者Nike、Adidas 的运动服。但我去她家玩瞥见衣柜裡成堆的Dior、YSL,问她怎么从来不见她穿,这妹子说“我妈买的,不想穿,不符合我的简约风格”。



初中和小学的冬季校服



高中校服



夏季校服就没分别


这些妹子都觉得穿的不重要,吃的才值得花钱。她们去吃午餐试过人均消费500港币。


顺带一提,陈奕迅的女儿是读我们学校小学部的,有时候碰到她都会感叹她基因真好。林海峰的女儿没转学去国际学校前和我是同届的同学;胡惠中的女儿小我一届,放学时经常可以看到狗仔队在校门蹲点,希望能偷拍到来接孩子的明星。


学校每年都会来几个内地新生,我们对她们的接受程度远高于香港的普通中学。学校里没有歧视内地人的风气,只要你性格开朗,聊得来,我们不会介意你广东话不标准,英文不好听,能沟通就行了啊。今年有个内地来的新同学性格很爽朗,结果比香港其他学校转过来的新生还要受欢迎。


头女:必须多才多艺,品学兼优


和英国的学校一样,我们有Head Girl和House system(社堂制度)。


每人都被分到以前的校长命名的house(社堂)裡,体育服上面印有house的名字,我们一共有五个house: Skipton, Symons, Sawyer, Hurrell, Gibbins。每个house都有自己的mascot(吉祥物)。


Head Girl(或者叫头女)就是领袖生职位,也是最有可能受到一堆外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的人。我们传统是模拟联合国队主席和英文辩论队主席担任两位head girl,能做到这个职位你必须多才多艺,品学兼优,是每一个拔萃女生都向往的职位。听说head girl都是神人,能48个小时不睡觉,身兼多个社团主席,还有时间谈恋爱。


曾经的女拔“头女”郑汝桦,前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


我们自带小学部,小学的学生百分百能升上中学。小学只有三班,中学有五班,到了升中一的时候就开始对外招生。一般中一的人数是小学部的和外校的各占一半。另外,香港中学是六年制,中一进校一直到中六毕业,不会有中考的压力。高一就分选修科,每人最多可以读八科,最少六科。


数一数二的淑女教育


我们的素质教育也在全港是数一数二的。不是那些扶手电梯站右边,先让人下车再上车这些基本礼仪,而是淑女形象之类的。


我们校长在法国上大学,在瑞士居住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她简直把法国女人的精致诠译的十全十美。


现任校长刘靳丽娟也是女拔毕业,曾在日内瓦大学就读


她要求我们:


1. 打喷嚏要拿手绢捂嘴

2. 跑步要有淑女风范,不能大步跑

3. 会curtsy(中文应该是屈膝礼?)

4. 不能在街上吃东西


她至今还一直说我们的风衣是Prada的设计,然后大家私下讨论就说“骗谁啊明明就是露体狂专用制服。”


这是那件难看的风衣......


中一到中三必修的家政课,就是教我们各种生活技能。有烹饪课,从中一第一节煮三文治到中三最后考核要煮前菜、主菜和甜品。我们试过烘培、做萝卜糕、做中菜。自己一个人住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哈哈。平时家里有外佣洗碗的也要自己洗用具,是锻炼的好法子。


针线课比较无聊,中一是织围裙,中二就自己设计裙子,中三有插花、织围巾和自己设计上衣。设计的衣服最后是要走时装秀的,model的姿势、摆pose也要评分。


插花课是我们校长特别喜欢的,她认为女人必须会这些。


一进门马上恢复猴子本性


我们学校很自由。因为大家都比较乖再加上是女生,校规和仪容守则基本上就是个摆设。学校规定的裙子长度必须要到膝盖中间,但很多人的裙子都在膝上。只要你别太过分穿超短裙回校,没人会要求你换裙子。


上课时也是。我们可爱的英文老师喜欢带我们到楼下转悠然后回来写点东西,平时作业给的不多,比较强调自律。


高年级有特权。中四开始可以穿高跟鞋,搭电梯了。中六还有自己的common room(学生休息室), 可以泡面吃,低年级的只有羡慕的份。


高年级了老师不会再叫我们girls,而是叫ladies。开始练习穿高跟鞋,现在能穿着飞奔去上课了,就是小女孩到淑女的转折点。


校门内的我们和校门外的我们分别很大。套用我老师的话: 


"This is the problem about DGS, they think we are all posh and proper, but they never see us on the inside" 


外面的人看我们都是乖孩子,言谈举止得体,轻言细语的。


一进门马上恢复猴子本性,恶作剧啊被吓到大叫啊坐姿不端正什么的....原型毕露啊。女校嘛,都是女生,管他呢?


认识异性的渠道


其实有许多的渠道认识异性,最主要的有:


1. 联校活动(joint school activities


这类活动是由学生自己组成内阁,然后举办各种活动。比如联校科学学会就会在长假期举办一些与科学知识有关的活动,参加者在过程中就会认识来自不同男校、女校的组员。当然,当选学生内阁后,当届内阁成员也是新的异性朋友。


另外一种就是两家学校自己内部联校,不对外开放申请。比如DGS和DBS每年就会有mixed choir(混声合唱团),或者男校的桥牌club邀请DBS去联谊比赛或者joint training之类的。


2. 圣诞舞会(christmas ball


一到圣诞假许多男校会在学校举行christmas ball,这个是个盛大活动。许多男生就会约喜欢的女孩去自己学校的ball一起跳舞,学生会一早就筹备各种宣传,在十二月初就会有学生自导自演的promotional video(推广视频)播出。


舞会当晚大家都会盛装打扮出席,女孩高跟鞋晚礼服,男孩西装领带。如果没有固定舞伴的男生会邀请同样没有舞伴的女孩跳舞,台上会有演出,带动气氛。


男拔2011年舞会总结视频,拍得有模有样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学生会成员会卖玫瑰,男生遇到喜欢的舞伴可以买花送她。不过舞会是属于大家交际的活动,许多人都没有留下联络方式,直接导致第二早网上有一大波寻人贴出现。


3. 交流生计划


有时候学校间会有本地男校生到女校上课这种交流计划,就是短短的几天,然后就轮到我们的学生去男校上课。这个星期五台湾一所男校的同学过来和我们上课,还去了湾仔运动场观看学界田径比赛为我们打气。


这种计划十分受欢迎,老师们也经常因为这个笑我们。今年去男校的报名表刚贴出来就有许多人填了自己的名字,结果老师来上课的时候看到第一句话就是"you won't get your boyfriends at that school"。昨天台湾男孩走了后老师说"I should videotape you guys you act so different today" 。


老师特别喜欢用男朋友来挤兑我们,当大家否认有谈恋爱的时候他就会给一个"我知道你们有"的笑容LOL。


其实有许多机会都能认识异性,有时候训练、补习、做义工都能认识不同学校的同学。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有话说

越来越多的内地家长,想要让自己孩子去香港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但是对香港学校的情况不清楚,对学校申请流程也不清楚,那怎么为孩子择校呢?又该如何让孩子顺利入读香港名校呢?

不用焦虑,你们正好需要,我们正好专业,十年香港学校申请经验,从准备报名资料到面试辅导一条龙服务,无论是香港传统名校,还是香港知名国际学校,我们均有申请成功案例,助您孩子顺利入读名校!欢迎前来咨询。

欢迎您拨打咨询热线:0755-82298633  林老师微信:lovelifeedu

爱心家庭成长服务社


提供全港学校申请及跨境校车办理、香港证件办理、副学士申请、留学移民申请、姓名更改、香港保险购买、香港公司注册等与香港相关的服务。


长按二维码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